涪陵金融监管分局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近日,涪陵金融监管分局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一殊荣是对涪陵金融监管分局近年来以党建为统领、以“四新”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金融监管与文明创建的充分肯定。


自2023年7月挂牌成立以来,涪陵金融监管分局始终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机构改革、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辖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统领强根基:锻造监管“红色引擎”


“我们坚持把党建作为文明创建的总抓手。”涪陵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分局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四责协同”责任体系,推动形成班子成员带头、党员干部争先的文明创建氛围。通过打造“红金渝”金融党建子品牌——“红涪鑫”“丹乡红”“丰向标”“红兴隆”,开展“党建+”联学、联建、联做系列活动,扎实开展金融党建“三网融合”专项行动,积极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党建工作整体合力持续增强。


在党建引领下,涪陵金融监管分局创新实行干部梯队式培养、递进式历练和规范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分局机关党员占比达80%,研究生学历占比达34%。分局党员干部围绕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争先创优。分局获评2024年“重庆市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优秀集体”,1名干部荣立三等功,1名干部获评“重庆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工作成绩突出个人”,2名干部获原银保监系统表彰,1名干部在EAST系统应用竞赛中获“全国金融先锋号”荣誉称号。


这支政治过硬的队伍成为文明创建的中坚力量。


改革驱动稳大局:构建县域监管新格局


面对金融监管机构改革重任,涪陵金融监管分局将文明创建嵌入改革全过程,以“四德”建设为抓手,以“四心”促融合(暖心交谈、细心准备、精心安排、贴心护航),通过实施班子成员对接联系、机关党支部对接联建、机关科室对接联动“三对接”机制,搭建帮带、培训、实践三大平台,顺利完成垫江、丰都、武隆3家金融监管支局挂牌、人员转隶及工作衔接,机构改革总体平稳有序。


“改革不是简单地挂牌换名,而是要真正提升监管效能。”涪陵金融监管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垫江、丰都、武隆3家金融监管支局县域职能稳妥下放、监管工作有序承接,金融监管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按照“一支局一策一品、分支局双向奔赴”总原则,分层级分条线“带着支局一起干”,建立差异化指导管理模式,推动理论学习一体化安排、干部队伍融合化培养、监管工作协同化推进,持续夯实县域监管力量,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涪陵金融监管分局辖区有银行机构53家、保险机构151家;银行业总资产3516.5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3050.4亿元、2347.77亿元;1-6月,辖区保险业保费收入47.71亿元。


主责主业显担当:开创金融监管新建树


涪陵金融监管分局坚持监管“长牙带刺”,闭环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高压整治金融行业乱象,精准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辖内法人机构持续保持无高风险机构的好成绩。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涪陵金融监管分局高效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落地,为强企富民提供金融力量。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出台金融支持新农人培育、提升县域存贷比以及普惠金融发展等领域的指导意见,助推涪陵区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在服务社会治理方面,涪陵金融监管分局主动融入地方发展,组织金融机构参与涪陵区“创文”“创卫”工作,在乡村振兴中对口帮扶村社解决环境整治、危房改造、农产品销售等实际困难,得到村社干部和民众的高度认可。实施保险业“回归本源 为民保险”三年专项行动,推动巨灾保险实现辖区全覆盖,“渝快保”参保率排名重庆市前列,辖内区县保险密度、深度保持增长态势。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在全市率先成立“涪陵区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成渝金融消保中心涪陵调解工作站成功落地。以“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等为契机强化精准宣教,构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涪陵金融监管分局获评涪陵区消费维权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涪陵金融监管分局表示,将以此次表彰为起点,持续深入实施“四新”工程巩固提升年行动,以优良作风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为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书写更精彩的“涪陵答卷”。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