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金融惠民初心 守护万家美好生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指导2026年“重庆渝快保”发布上线

为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2025年11月18日,在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指导监督下,2026年“重庆渝快保”正式发布上线。

2021年推出以来,“重庆渝快保”始终坚持“低保费、低门槛、高保障、广覆盖、可持续”原则,参保不设年龄、户籍、职业、健康状况等限制,凡是重庆市基本医保参保人都能保。不仅覆盖青壮年群众,更保障婴儿、老年人、重病患者、乡村监测户、脱贫户等最需要呵护的脆弱群体,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管民生保障的样板。4年来,“重庆渝快保”累计参保2117万人次,累计赔付331万人次、超22.3亿元,获赔群众中最大年龄为104岁,最小年龄仅14天。

4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会同重庆市医疗保障局,持续加强金融数字化建设。开放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本人和家人投保“重庆渝快保”,累计超900万人次群众使用。搭建一站式理赔结算平台,对接全市2300余家医院,实现出院与基本医保同步“一站式结算”,患者无需支付“重庆渝快保”赔款部分,由保险公司和医院结算。“一站式结算”使用率99%,完成理赔300余万人次、18.6亿元。对接线下药房,实现癌症和罕见病特定自费药品直赔和配送到家,累计送药上门4300余次。“重庆渝快保”真正实现了“一键投保、一站结算、一屏客服”,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免跑腿,以实际行动践行便民服务承诺。

4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持续指导“重庆渝快保”不断优化保障责任,更好契合广大市民医疗保障需求:一是持续拓宽癌症和罕见病特药覆盖病种,特药种类从42种扩大到60种,癌症覆盖病种从19种扩大到24种,罕见病扩大到12种,实现对重庆前十大高发恶性肿瘤“全覆盖”。二是持续扩大保障范围,将骨科钢板、冠状动脉支架等常用医保目录内医用耗材纳入报销范围。三是持续关注带病群体保障需求,率先将慢阻肺、冠心病等发病率高、涉众广的“慢病”剔除带病群体范畴,按健康人群享受55%/80%赔付比例,惠及约15万慢病群众。四是持续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累计纳入创新药品超100种、支付规模达1.5亿元。如国内已上市的6种CAR-T疗法中,有4种被“重庆渝快保”纳入报销范围。

2026年度“重庆渝快保”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精神,在基础保障69元/169元保费不变的基础上,兼顾养老金融发展需要,重视重庆人口老龄化下日益增长的线上常见病问诊购药保障以及手术后照护等需求,新增互联网门诊医疗与术后院内护理两项可选保障,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

“重庆渝快保”是探索普惠金融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将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指导“重庆渝快保”发挥好普惠保险示范引领作用,支持辖内保险公司围绕人民群众的优质医疗保障需求,不断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效,让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服务健康重庆、惠及大众民生。

相关信息